砥砺五载铸华章——龙岗“十三五”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综述
来源:龙岗融媒伫立回首,五载芳华,终不负人民群众所愿。
综合经济实力大幅提升、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、现代城市面貌日益改善……2016-2020年,“十三五”这五年,龙岗区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,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和高质量发展要求,抢抓机遇、克难奋进,全面落实“东进战略”各项部署,奋力推动伟大思想在龙岗形成生动实践,实现了有质量的稳定增长和可持续的全面发展,顺利完成“十三五”规划主要目标任务。
https://p26.toutiaoimg.com/large/pgc-image/SixVSwHH4qa6hh观数据——综合经济实力大幅提升
园山街道的秋田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,工人们佩戴口罩,正在生产线上紧张作业。近年来,该公司发展态势良好,营收不断增长,目前正进一步扩大产能;南湾街道的兆驰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区内,运输货车等待装货发货进进出出忙个不停,生产的智能终端市场前景广阔……这些,只是龙岗区高新技术产业、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。
产业大区、创新大区……是长期以来人们冠之以龙岗的称号,作为中国工业百强区之首,产业始终是龙岗的立区之本。“十三五”期间,龙岗坚持“产业立区、创新强区”战略,持续巩固信息技术等优势产业、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、培育发展未来产业,不断优化经济结构,夯实产业基础,紧紧扭住项目投资、产业培育、服务企业等重点工作,全力推进工业企业平稳运行,为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新支撑、注入新活力。
五年来,龙岗经济总量持续壮大。“十三五”期间,龙岗区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,推动经济保持高速发展,综合经济实力稳步增强。数据显示,202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744.49亿元,五年间年均增长8.1%,经济总量居全市各区第三。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2784.6亿元,五年间年均增长10.6%,总量稳居全市第一,连续三年位列全国工业百强区榜首。
五年来,龙岗创新驱动实力不断增强。实现高新技术产品产值9431.79亿元,规模全市第一,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超八成,形成了较为完备的电子信息产业链,高端装备制造、新材料、生物医药、数字经济等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日益壮大。此外,绿色发展步伐加快,节能降耗成效显著,万元GDP水耗、能耗分别下降44%和15.4%,发展质量和效益稳步提升。
https://p5.toutiaoimg.com/large/pgc-image/SixVT1D2pZUAEc看发展——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
创新已成为龙岗的核心“基因”。稳中有进、稳中提质、稳中趋好,“十三五”期间,龙岗奋力向前,一步一个台阶。
五年来,全区优质创新资源加速集聚,创新能级进一步提升。一个个重点落地项目见证着龙岗快速发展。“十三五”期间,龙岗加快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,创建深圳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。国家级“双创”示范基地落户龙岗,省超高清视频创新中心获批组建,龙岗数字创意产业走廊作为深圳首个、第二批广东唯一项目成功入选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创建名单。形成广深科技创新走廊5个创新节点,居全市首位。坂雪岗科技城、宝龙科技城纳入深圳国家高新区,扩区面积全市第二。
五年来,龙岗区自主创新水平不断增长。市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院、市大数据研究院入选深圳十大基础研究机构,高等信息科学研究院落户国际大学园。香港中文大学(深圳)瓦谢尔计算生物研究院、科比尔卡创新药物开发研究院纳入深圳十大诺奖实验室。全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总量达到2502家,各类创新平台总量达到220家,柔性引进的“两院院士”及国际知名工程院院士8名,创新创业团队48个,均居全市前列。
此外,龙岗还成立区知识产权服务中心,引入中国(南方)知识产权运营中心、知识产权出版社,搭建全省首家全流程网上交易的区级技术转移促进中心。在全国首创政企共建产业园区公共服务平台,在全市率先推出“创新地图”。
观变化——现代城市面貌日益改善
“没想到在家门口有如此美观的环境,以前觉得出门见绿就很美好了,现在走在街头,四季都能看到花开,生活安逸得很。”家住愉园社区的刘育荣阿姨开心地说,每天早上,她都会和几个退休的老伙伴,走路到家附近的龙城公园锻炼身体,干干净净的人行步道,空气中淡淡的花香,令人心旷神怡。
这五年,龙岗坚持科学规划引领、对标世界一流,以绣花功夫建设管理城市,现代化城区功能品质显著增强。全区城市空间格局持续优化,综合服务功能逐步完善。积极创建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,南湾云创小镇、坂田创投小镇成功纳入省级特色小镇。完善重点片区开发建设布局,形成覆盖各街道的重点区域开发格局。交通路网建设全面提速。地铁10号线建成通车,14号线、16号线、3号线东延段、16号线南延段开工建设,运营轨道总里程提升至55公里,平湖、大运、五和等综合交通枢纽加快建设。
此外,外环高速龙岗段、南坪快速路三期、丹平快速一期北延段和坂银大道等干线道路项目建成通车,形成“四横六纵”的高快速路网和“八横六纵”的干线主干道路网,次干道及以上路网密度提升至3公里/平方公里。常规公交500米覆盖率提升至96%,小运量轨道交通首期示范线工程(云巴)有序推进。同时,积极建设广东省大数据综合试验区,建成龙岗智慧中心,城区智慧化运行水平大幅提升。
这五年,龙岗坚持底线思维、增强忧患意识,三大攻坚战取得决定性成就,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。没有绿水青山,何来金山银山?龙岗区在高质量发展征程中,加快推进环境综合治理,着力补齐环保历史欠账,生态宜居特色更加鲜明,成功获授“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”称号。40条水体实现“长制久清”、780个小微黑臭水体全面销号,50条纳入监测的河流(57个断面)有18条达到或优于Ⅴ类水标准,全区水环境实现根本性好转。同时,龙岗深入实施蓝天净土保卫战,综合实施空气质量目标控制等九项工程,全区空气优良率96%,PM2.5达到有监测数据以来最好水平。
同时,龙岗启动14个碧道项目建设,累计建成各类公园227座,总面积约2479公顷,绿道537公里。连续举办深圳国际低碳城论坛,搭建国际绿色低碳发展交流与合作平台。累计建成社会公共充电站222座、公交专用充电站67座、住宅小区集中充电点636个,实际通电运营各类充电桩约1.79万个。
https://p6.toutiaoimg.com/large/pgc-image/SixVT1wFJecF31看改革——重点领域改革亮点纷呈
改革创新激发干事创业的活力,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推动力。五年来,龙岗区坚持抢抓“双区”建设、深圳综合改革试点重大历史机遇,逢山开路、遇水搭桥,改革不停顿,开放不止步,不断实现新突破。
五年来,全区坚持以开放促改革,以改革促发展,体制机制改革全面推进,开放合作阔步向前。承担全国产城融合示范区、国家低碳城(镇)首批试点、智慧健康养老应用试点、全国“青少年零犯罪零受害社区(村)”等多项国家级改革试点。“改革执行与创新成效”绩效考核连年位居全市前列。深入推进“数字政府”综合试点改革,荣获全球智慧城市大中华区数字政府创新奖。探索建设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改革,获得“2019年度创新创意超级杯—营商环境创新奖”,位列2020年胡润中国最具投资潜力区域百强榜第二。
“十三五”期间,龙岗成功发行首单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。构建“一核多元、协同共治”基层治理体系,获评首批“全国社会治理创新优秀地区”。探索新型城市化发展道路,创新委、区合作机制,成为全市首个规划国土综合改革实践区。此外,成立“一带一路”环境技术与转移中心(深圳),列入国家发改委“一带一路”建设重点项目。加强龙岗与惠阳等临深地区的交流,在产业、交通、生态、治安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。
五年来,全区大力提升社会治理精细化水平,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。城区智慧化水平持续提升,在全市率先超额完成5G基站建设任务,实现5G网络全覆盖。建设覆盖区、街、社区三级的治理平台,建立数据资源标准化体系,率先形成“一人一档、一企一档、一楼一档”,实现跨部门数据交换共享和业务协同。
“十三五”期间,在“法治龙岗”建设方面,龙岗全面落实法律顾问制度和公职律师、公司律师制度,完善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和“互联网+法律服务”网络平台;在“平安龙岗”建设方面,龙岗率先启动“雪亮工程”建设,深入推进出租屋分类分级管理、“网格+”“扫楼”行动,扎实做好安全生产隐患整治工作。此外,龙岗成立街道级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,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。出台完善诚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,升级优化信用信息平台,信用信息归集总量超过8000万条,涵盖登记商事主体约118万个,归集各类信用“红黑名单”31项、信息528万条。
保民生——发展成果惠及人民
保障和改善民生,是党和政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。相较于城市建设管理的变化,民生幸福水平的进步,更能让人感受到一座城市的温度。五年来,龙岗坚持以人为本、发展惠民,从群众衣食住行、医疗、教育、社会保障、养老等方面着手,补齐民生短板,民生事业投入实现翻番。
教育发展量质齐升,全区累计新增公办义务教育学位6.39万座,增量增幅居全市前列,公办幼儿园达到250所,坪地高中园明确落地,引进华南师范大学、上海外国语大学等多所名校来龙岗合作办学。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顺利开学,深圳国际大学园在校生超过2.4万人。
健康龙岗初步形成,深圳大学平湖医院、区骨科医院新院区、市人民医院坂田院区投入使用,香港中文大学(深圳)医院建设稳步推进,全区可供应床位12247张,数量全市第一。累计建成社康中心135家,实现了社区服务人口全覆盖。加快公共住房建设,累计新增供应公共住房2.45万套。母婴室建设“六个率先”领跑全市,新建公共场所母婴室144间,市级母婴室示范点14间。建成社区“夕阳红”养老服务中心105家,首个“医养结合”项目第七人民医院简竹护理院正式运营,平湖、横岗入选国家智慧健康养老示范街道。
https://p6.toutiaoimg.com/large/pgc-image/SixVT2l1C9h3zC文化体育事业蓬勃发展,创建广东省首个以精准为特质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,先后获得“全国体育系统先进集体”“全国全民阅读示范基地”等荣誉。市首个区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验中心建成运营。深圳音乐学院落户龙岗,深圳第二音乐厅、龙岗国际艺术中心、龙岗工人文化宫等项目有序推进。宝龙文体中心、布吉文体中心等6个街道级文体中心启动建设。文博会分会场增至13个,总量全市第一,大芬油画村、甘坑客家小镇列入全市“新十大特色文化街区”,甘坑客家小镇获评首批中国文化旅游融合先导区,甘坑社区获评全市唯一的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,首届中国(大芬)国际油画双年展成功举办,龙岗客家民居风俗精品游被认定为广东省乡村旅游精品路线,大田世居入围省文物古迹活化利用典型案例。连续举办ATP、WTA、NBA、法国超级杯等国际高端体育赛事。
一件件民生实事好事,一串串民生数据,切实让群众感受到了幸福感与获得感。
帆悬风正今又是,勇立潮头唱大风。砥砺奋进的这五年,龙岗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辉煌成就让人欣喜;展望“十四五”,又一段催人奋进的新征程即将开启,锐意进取、苦干实干,龙岗必将描绘出更加精彩的改革发展新画卷。
相关链接——“数”说龙岗“十三五”
1、综合经济实力稳步增强
202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744.49亿元,五年间年均增长8.1%,经济总量居全市各区第三。
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2784.6亿元,五年间年均增长10.6%,总量稳居全市第一,连续三年位列全国工业百强区榜首。
实现高新技术产品产值9431.79亿元,规模全市第一,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超八成。
万元GDP水耗、能耗分别下降44%和15.4%,发展质量和效益稳步提升。
2、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国家级“双创”示范基地落户龙岗,省超高清视频创新中心获批组建,龙岗数字创意产业走廊作为深圳首个、第二批广东唯一项目成功入选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创建名单。
形成广深科技创新走廊5个创新节点,居全市首位。
坂雪岗科技城、宝龙科技城纳入深圳国家高新区,扩区面积全市第二。
全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总量达到2502家,各类创新平台总量达到220家,柔性引进的“两院院士”及国际知名工程院院士8名,创新创业团队48个,均居全市前列。
3、现代城市面貌日益改善积极创建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,南湾云创小镇、坂田创投小镇成功纳入省级特色小镇。
完善重点片区开发建设布局,形成覆盖各街道的重点区域开发格局。
地铁10号线建成通车,14号线、16号线、3号线东延段、16号线南延段开工建设,运营轨道总里程提升至55公里,平湖、大运、五和等综合交通枢纽加快建设。
外环高速龙岗段、南坪快速路三期、丹平快速一期北延段和坂银大道等干线道路项目建成通车,形成“四横六纵”的高快速路网和“八横六纵”的干线主干道路网,次干道及以上路网密度提升至3公里/平方公里。
常规公交500米覆盖率提升至96%,小运量轨道交通首期示范线工程(云巴)有序推进。
建设广东省大数据综合试验区,建成龙岗智慧中心,城区智慧化运行水平大幅提升。
4、民生事业短板加快补齐累计新增公办义务教育学位6.39万座,增量增幅居全市前列,公办幼儿园达到250所,坪地高中园明确落地,引进华南师范大学、上海外国语大学等多所名校来龙岗合作办学。
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顺利开学,深圳国际大学园在校生超过2.4万人。
深圳大学平湖医院、区骨科医院新院区、市人民医院坂田院区投入使用,香港中文大学(深圳)医院建设稳步推进,全区可供应床位12247张,数量全市第一。
累计建成社康中心135家,实现了社区服务人口全覆盖。宝龙文体中心、布吉文体中心等6个街道级文体中心启动建设。
文博会分会场增至13个,总量全市第一,大芬油画村、甘坑客家小镇列入全市“新十大特色文化街区”,甘坑客家小镇获评首批中国文化旅游融合先导区,甘坑社区获评全市唯一的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。
加快公共住房建设,累计新增供应公共住房2.45万套。
母婴室建设“六个率先”领跑全市,新建公共场所母婴室144间,市级母婴室示范点14间。
建成社区“夕阳红”养老服务中心105家,首个“医养结合”项目第七人民医院简竹护理院正式运营,平湖、横岗入选国家智慧健康养老示范街道。
5、社会治理能力持续提升城区智慧化水平持续提升,在全市率先超额完成5G基站建设任务,实现5G网络全覆盖。
建设覆盖区、街、社区三级的治理平台,建立数据资源标准化体系,率先形成“一人一档、一企一档、一楼一档”,实现跨部门数据交换共享和业务协同。
成立街道级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,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。
出台完善诚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,升级优化信用信息平台,信用信息归集总量超过8000万条,涵盖登记商事主体约118万个,归集各类信用“红黑名单”31项、信息528万条。
6、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成功获授“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”称号。
完成黑臭整治的40条水体和780个小微水体全部不黑不臭,50条纳入监测的河流(57个断面)有18条达到或优于Ⅴ类水标准。
综合实施空气质量目标控制等九项工程,全区空气优良率96%,PM2.5达到有监测数据以来最好水平。
启动14个碧道项目建设,累计建成各类公园227座,总面积约2479公顷,绿道537公里。
累计建成社会公共充电站222座、公交专用充电站67座、住宅小区集中充电点636个,实际通电运营各类充电桩约1.79万个。
7、深化改革开放扎实推进承担全国产城融合示范区、国家低碳城(镇)首批试点、智慧健康养老应用试点、全国“青少年零犯罪零受害社区(村)”等多项国家级改革试点。
“改革执行与创新成效”绩效考核连年位居全市前列。
深入推进“数字政府”综合试点改革,荣获全球智慧城市大中华区数字政府创新奖。
探索建设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改革,获得“2019年度创新创意超级杯—营商环境创新奖”,位列 2020 年胡润中国最具投资潜力区域百强榜第二。
成功发行首单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。构建“一核多元、协同共治”基层治理体系,获评首批“全国社会治理创新优秀地区”。
探索新型城市化发展道路,创新委、区合作机制,成为全市首个规划国土综合改革实践区。
成立“一带一路”环境技术与转移中心(深圳),列入国家发改委“一带一路”建设重点项目。
页:
[1]